近年以来,淮安市共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18个,其中“中国好粮油示范县”、“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区”项目顺利实施,对粮食品牌打造、农业增收、粮食加工品质提升、节粮减损等方面起到强有力助推作用。
优化粮源,助力粮食品牌新发展。淮安市依托优质粮食工程,积极做大做强“淮安大米”品牌。淮安市委、市政府2023年1号文件印发《淮安市做优做强稻米产业实施方案》,成立稻米产业工作专班,将稻米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市对县区乡村振兴考核,明确由淮安市文旅集团在年底前牵头成立淮安大米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建立“淮安大米”生产基地 100.216 万亩,其中优质生产基地 69万亩、核心生产基地 28.03 万亩、有机生产基地 3.186 万亩。盱眙县积极扩大“虾稻共生”种植面积,目前全县“虾稻共生”面积已达70多万亩,“虾稻米”、“盱眙龙虾米”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
优化装备,促进粮食产业新提升。淮安市粮食企业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中,积极升级配置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型设施装备。淮安市鹏润粮业参与完成智能化补仓机1.0的设计开发,实现了高粉尘环境下“散粮进仓智能抛送装备”三维点云识别、精准测姿定位、智能高效抛送等功能。淮安市圣玉米业与自助服务终端生产厂家共同研发设计的大米自助销售终端具有一键出米、全流程溯源、销售记录自动监控供销状态等功能。此外淮安市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中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粮油质量监测、检测体系,每个县区都有粮油监测站。
创新宣传,弘扬节粮减损新风尚。淮安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淮安市淮安区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借助“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与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节粮减损在行动”网站,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以“节粮减损”为主题的特色网站。网站获得今日头条、搜狐、网易、淮安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国家粮食局仓储科技司周冠华司长调研视察时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