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22年开始用4年时间,在全省粮食流通领域实施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应急保障能力、机械装备、质量追溯、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加快实现江苏省从粮食产业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变。
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科学规划全省粮食仓储设施布局,推进绿色仓储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绿色环保、科技安全、多能高效的储粮能力。推动粮食企业建设现代化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开展高标准粮仓建设试点示范,强化粮仓的气密和保温隔热等关键性能。推广绿色作业装备和高效环保型设施,优化“四合一”储粮技术应用,实施气密、保温隔热、控温成品粮仓以及智能化等仓房升级改造,提升粮食仓储监管效率,实现政府储备粮食绿色仓储全覆盖。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升级改造和技术应用注重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效能。鼓励粮食企业联合研究机构,加强储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仓型的研发试验和适用性研究及推广应用。鼓励发展多参数、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探索建立平台型专家远程粮情诊断系统。到 2025年,全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水平、绿色生态储粮能力显著提升,粮食企业完好仓容4200万吨,高标准粮仓80万吨,储粮新技术应用仓容占比75%。
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启动“苏面”省域公用品牌建设,研发自主核心品种,制定完善标准规范,创新营销运营模式。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竞争力,争创省级以上优质粮油品牌,塑造核心品牌,完善优质粮食营销体系。鼓励优质粮食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经营,推动完善优质优价收购市场化机制。推动粮油产业精深加工发展,实施加工生产线升级改造,提升优质粮油加工产能和品质追溯能力,延长产品链条,提高综合利用率,实现“吃干榨净、循环发展”。加强科技攻关,培育推广核心品种,支持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制定、发布地方特色粮油产品团体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推进米面、玉米、杂粮及薯类主食制品工业化、社会化供应等。倡导适度加工,减少资源浪费和营养流失。到2025年,“水韵苏米”等“苏字”号粮油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强,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优质粮食年供应量增加200万吨。
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发展壮大一批应急生产加工示范企业,开展应急加工能力技术改造,提高小包装成品粮油生产能力。完善成品粮运输、冷链物流体系,新建或改建一批成品粮油储备库,推广应用低温储存设施设备、技术。推进建设省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好粮油”门店,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提高粮情监测、组织指挥、储备调度、运输配送、应急保供等监管能力。鼓励粮食零售网点、连锁超市、商场、粮油批发市场等应急供应网点开设“好粮油”销售专柜,促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与“中国好粮油”行动、军粮供应体系融合发展。依托沿江沿海重要粮食物流枢纽,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完善成品粮、集装箱装卸设施和成品粮、主食产品冷链配送等功能。建设集物流资源调度、保供稳价、应急供应、安全监控、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远程监控平台。到2025年,城乡应急保障一体化网络基本形成,建成省级粮食和物资储备应急保障基地及一批市县级应急保障中心,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2个、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40个、省级物流产业园区22个。
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加大自主研发的先进粮机装备推广应用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粮食仓储、加工企业升级配置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型装备,实现“四散化”运输,改造提升优质粮食加工能力。支持建设粮食深度清理中心,提升净粮入库、降尘降噪等水平,减少隐性浪费。研究提出江苏粮机装备质量标准,引领打造世界级粮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鼓励粮机装备龙头企业会同研究机构建立粮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到2025年,粮机制造技术标准引领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国粮机高地有效夯实。
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升级完善省级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形成集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化验、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监督检查于一体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装备水平,对接国家标准,构建“江苏好粮油”产品追溯平台。推动建设省级粮食检验监测培训基地,争创国家级粮油标准研究验证测试基地。组织行业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等服务。推动有条件的粮食质检机构建设实训基地,加大基层粮食质检人员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服务粮食质量特别是“好粮油”产品质量、储存品质及食品安全指标检验化验、快速检测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业建立“好粮油”产品追溯平台。到2025年,“江苏好粮油”产品追溯平台建成运行,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与品质溯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优化功能布局,提升收储、清理、烘干、加工、销售等为农服务能力,促进种粮农民增产增收。支持创建省级以上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基地,加大营养健康消费、合理膳食、节粮减损技术和知识普及宣传力度。推广新型专用散粮、成品粮集装运输装备及配套装卸设备,应用集装箱散粮运输、公铁水多式联运技术,推动粮食减损物流装备升级,探索短途粮食物流减损技术,推进粮食物流标准化。深入开展“爱粮节粮”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军营、进食堂等行动,培养节约习惯,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到 2025年,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粮食产后领域减损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创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10个、江苏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70个,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实现产粮县(市、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