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洪泽区:“五步走”推动绿色稻米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2-10-11 10:04
来源:淮安市洪泽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依托湖畔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富民”思路,实行绿色稻米产业发展“五步走”,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加大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创建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新建高标准农田12.6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0.65万亩。建设了岔河镇、东双沟镇、三河镇等一批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集中连片、生态循环的有机绿色食品稻米示范基地,种植大户通过绿色、有机稻米种植,每亩实现节本增收800多元。创成省级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基地37.95万亩,岔河镇、三河镇、东双沟镇获批省级“味稻小镇”,岔河镇获批部级稻米产业强镇。

推广绿色生态种养模式。突出加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应用,其中优质食味高端软米品种南粳9108等推广面积达39.8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8.5万亩。实行秸秆机械化还田,创建省、市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6个,核心区示范面积1.8万亩,辐射面积15万亩以上,示范片区化肥、农药“双减量”技术应用率达98%以上,使用量减幅达20%以上。近三年,全区共创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5000亩以上示范片7个,千亩示范方28个,总创建面积达11.29万亩,辐射带动水稻持续稳产增效。

推进绿色稻米标准化生产。完善有机绿色稻米、稻田养虾、稻田养鸭等绿色稻米产地环境、生产资料、技术规程、产品等级等制度。推行绿色稻米产地标识管理、条码制度,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实现绿色稻米生产的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构建全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岔河大米”生产技术规程制定获批2021年度第二批淮安市地方标准项目计划,淮安市洪泽岔东绿色食品公司“岔东大米”入选淮安市绿色稻米种植标准化试点项目。

培育稻米生产经营主体。全区培育从事绿色稻米生产等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124个,土地规模流转与经营面积达33万亩,占比73.44%。结合岔河镇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投入4500万元打造岔河稻米加工产业园,建立标准化厂房1.8万平方米,培育了“岔东食品”“森浩米业”“丰盈米业”等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绿色优质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经营模式,通过“稻米种植+观光+体验+加工+品鉴+营销”的全产业链开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唱响稻米区域公用品牌。以“淮味千年”品牌为核心,逐步唱响“洪泽大米”“岔东大米”等绿色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强化基地建设及产地、产品认证,全面提升绿色稻米品牌化水平。通过“公用品牌+行业协会(企业)+农户”等形式,统一包装策划农产品,“洪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包装使用率达70%,直接带动农户增收10亿元。积极参加省内外稻米展示展销和品牌稻米评比、推介活动,促进“洪泽大米”产业的对外交流、宣传和发展。“岔河大米”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洪泽大米”“岔东大米”等屡获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江苏好大米”特等奖等殊荣。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