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粮食行业协会关于“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丹阳市粮食行业协会紧紧依托粮油产业基础、发挥粮油产业优势,宣传放心粮油、倡导放心消费、发展放心粮店、布局供应网络,扎实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
一、放心粮油示范县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1、依托产业优势,发展放心粮油。丹阳粮油产业基础深厚,门类齐全,米、面、油、饲料、制醋、酿酒均有涉及,特别是面粉行业在全国也具有一定影响力。全市共有涉粮企业100余家,粮油加工转化企业超过8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7家,先后创建了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江苏名牌产品4个、江苏省著名商标6个。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我们发展放心粮油和创建示范县工作提供了条件,我们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产业优势,以7家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和现有放心粮店为基础,谋篇布局,规划发展,搭建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创建放心粮油示范县。
2、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放心消费。在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示范县创建过程中,以舆论宣传为先导,通过《条例》颁布纪念日、世界粮食日、《丹阳日报》“田野风”栏目进行宣传引导,并以7家“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为主体,组织开展“本地放心粮油推介会”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向市民、向社会宣传放心粮油,介绍放心产品,传播粮油鉴别知识,推荐放心粮油品牌,以此引导本市粮油企业产放心米、卖放心面、售放心油,倡导企业树立承诺社会、诚信经营的理念,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良好氛围。
3、发展放心粮店,布局供应网络。我市“放心粮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在经历动态发展过程中,目前共有放心粮店(柜)28家(城区10家、乡镇18家),网点遍布全市10个镇和2个街道办,保证每个建制镇至少有1家放心粮店、城区每3万人有1家放心粮店,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城乡覆盖率达100%。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先后创建了“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7家,放心粮油品牌5个。截至2016年底,全市“放心粮油”产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放心粮店)总销量达43.7万吨,销售额达18.3亿元。
4、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动态管理。为保证放心粮油质量和卫生标准,保障放心粮店规范经营和管理,我们根据需要,联合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等部门对我市成品粮油市场开展质量、卫生检查工作,加强监管力度,实行动态管理。10年来,先后发展了39家放心粮店,目前保留的只有28家,另外11家因为检查不达标、整改不到位,予以摘牌淘汰。加强检查、动态管理对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为维护我市放心粮店的诚信度和含金量提供了保障。
二、创建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是选准载体是发展网点的核心要素。放心粮店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载体的选择,我们坚持“立足现有,引导鼓励,因地制宜”的原则,既把国有现有的粮油仓储、供应设施改造和发展为服务网点,又把区域内有规模、会经营、善管理、肯加盟的社会粮油经营店吸纳进来,不断完善城乡放心粮油供应网络。
二是加强领导是创建工作的组织保证。回顾10年“放心粮油工程”创建路,虽然具体负责该工作的人员几易其人,但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分管领导主抓该项工作,而且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科室和具体责任人,并制定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正是由于创建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才能保证放心粮油工程的正常推进。
三是舆论引导是扩大影响的有效途径。鉴于放心粮店的数量在全社会粮店中比例并不算高,我们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报纸专栏、“精品粮油推介会”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向市民、向社会宣传放心粮油,介绍放心产品,传播粮油鉴别知识,推荐放心粮油品牌,放心粮油得到了大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信赖,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四是强化监管是维护信誉的关键所在。为保证放心粮店质量卫生安全、经营运作规范,真正让百姓放心,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必不可少。我们通过“季度检查、年度考核、三年复评”的方式,对放心粮店实行监管。检查中,我们联合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有效地维护了我市放心粮店的社会信誉、诚信度和含金量。
虽然我们在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与省协会的要求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对私营粮店的规范管理上还不到位,对粮油产品的质量监管上还要加强,对放心粮油的宣传力度上还需提高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三、争创国家级示范县思路和措施
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示范县”的标准和要求,彰显特色亮点,弥补薄弱环节,加强创新尝试,积极争创国家级放心粮油示范县:
1、注重质量,在不断完善供应网络上下功夫。在保证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城乡覆盖率达100%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面,按照示范店向连锁超市和批发商倾斜、销售店向乡镇和社区倾斜的思路,继续发展放心粮店。发展的原则不以增加粮店数量为目的,而以提升质量为根本,注重吸收更多的实力强、信誉好、运作规范的粮店成为放心粮店。与此同时,通过检查考核复评的方式,对规模较小、环境较差、管理不善的已挂牌的部分放心粮店予以淘汰,使剩下的和新发展的放心粮店都是高质量的放心粮店。
2、突出重点,在弥补改进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展示中心和配送中心一直是我市放心粮油工程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将积极争取行政支持,重点解决展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问题。依托云阳粮管所军粮代供点,以“粮安工程”军供专项维修改造项目为契机,投入一定的资金重点建设市级旗舰店,配备运输车辆,建设打造我市放心粮油展示供应中心和集中配送中心。同时,以我市7家“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为配送基点,利用企业的人员、车辆等资源,直接将放心粮油配送到各个销售网点。
3、加大投入,在提升改造放心粮店上下功夫。我们放心粮油工程开展已10年有余,早期发展的粮店设施老旧,下一阶段我们将对这些老旧粮店进行分类排序,对于规范的超市连锁类放心粮油销售柜在细节上进一步完善,对于实体店,则重点对其门头、货架、器具、卫生设施、规章制度、承诺书、价目表等硬件方面进行提升改造,改造投入由放心粮店和政府支持两方面相结合,政府支持侧重于门店、规章制度、承诺书等统一标识为主,粮店自身投入以货架、器具、设施改造为主,通过全方位的提升改造,达到标识统一、卫生合格、设施更新的效果。
4、加强监管,在强化规范经营服务上下功夫。在提升改造硬件设施的同时,我们将以《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经营服务规范》为依据,联合我局监督检查科加强对放心粮店的监管。一是检查商品质量。对粮店主要经营品种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将样品交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二是检查从业人员。重点检查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否则责令整改。三是检查经营管理。着重对供货管理、购销台账、索证索票制度以及商品采购、保管、销售等环节,包括售货人员的服务等方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三个方面的检查,每年年底对放心粮店进行综合评估,对不能及时整改、达不到放心要求的粮店坚决予以摘牌,从而实现对放心粮店的动态管理。
5、积极探索,在尝试创新发展模式上下功夫。为适应大众消费新形势,进一步提升放心粮油影响力,我们将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尝试发展放心粮油电子商务。一是利用现有平台。主动与丹阳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淘丹阳”和“微邦购”接洽合作,并借鉴我市嘉贤米业、正大油脂部分商品已上平台的成功经验,向上述电商推荐我市更多的放心粮油产品,让我市更多的企业、更多的放心粮油产品逐步接触电子商务。二是利用企业网站。积极引导我市同乐面粉、丹玉食品、正大油脂、江南面粉等有自主网站的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网站开展网络业务,真正让这些“僵尸网站”变成“活跃门户”,通过C2C或C2P的形式,让网络运营为企业形成效益。三是自主创建平台。通过外聘技术力量,以行业协会或粮食局的名义自主创建电子商务平台,以电子商务平台整合我市放心粮油产品,并通过网络平台统一配送的方式将放心粮油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放心粮油网络化运营的目标。(丹阳市粮食行业协会 姜文烨 陈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