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连云港:推动绿色粮食供给 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发布日期:2017-04-27 11:10
来源:连云港市粮食局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粮食供求形势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如何解决城乡居民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连云港市以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为总目标,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为总抓手,通过积极培育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加强粮食品牌建设,在推动优质绿色粮食供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是强化粮食收购服务。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不断优化惠农服务,针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开展了粮食订单收购“四优先”等惠民服务活动,为其售粮提供便利。2014—2016年我市订单收购粮食达15万吨、25万吨、35万吨,以服务推动了优质粮食品种的种植。

二是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放心粮油”工程被列为市政府惠民实事工程,目前已建设放心粮油存储企业13个、放心粮油加工企业15个、放心粮油配送中心5个、放心粮油销售店173个,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标准规范、管理科学、诚信便民的覆盖城乡的放心粮油经营网络,努力保障“餐桌上的安全”,为优质绿色粮食的有效供给打通销售渠道。

三是加强粮食品牌建设。积极引导粮食加工企业申报各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等,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地域、产业特色的粮油品牌。江苏恒益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东喜”大米、江苏秀收农业发展公司生产的“秀收”大米、连云港天谷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平珠”大米、连云港云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的“云生”水稻种子、大豆种子被评为江苏名牌产品,“秀收”品牌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四是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加快粮油加工业发展步伐,围绕丰富的粮源优势,突出连云港地域特色,积极培育“五大板块”,即以恒益粮油、天鹅园米业、天谷米业为代表的大米加工板块,以白龙马面粉、金良面粉为代表的面粉加工板块,以连云港益海粮油为代表的油脂加工板块,以连云港正大饲料、九洲饲料为代表的饲料加工板块,以越秀食品、金五食品等为代表的综合加工板块。2014-2016年全市粮油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17.9亿元、120.6亿元和130.4亿元,2016年新增年销售2亿元的涉粮企业5个,新增年销售超50万的粮食延伸加工产品6个。

总体来说,我市推动绿色粮食供给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优质品种推广不够。种植优质品种是推动绿色粮食供给的基础。目前我市粮食种植小散户多,信息不对称,种植户多以自由选择购买粮食品种为主,缺少择优品种意识,随意性强,购买的粮食品种质量参差不齐,而水稻南梗9108、5055、苏秀系列和小麦的淮麦系列、连麦系列等优质粮食品种种植范围不够大,优质粮食生产得不到有效保证。

二是规模经营水平不够。我市新型粮食经营主体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不高,规模效益不够明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作为近几年新兴生产主体,正处于发展初期探索阶段,受到国家政策、市场和自身经营模式不成熟等方面原因的制约,目前我市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在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仍面临较大难题。

三是粮食品牌营销不够。虽然我市在创建品牌粮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整体品牌形象建设滞后,社会认知度、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尚未得到有效提升等情况。在我市各大超市粮食专柜上,很难见到本地粮食品牌的身影 ,粮食生产流通效益受制于人,严重影响了我市粮食产业的发展和农业效益的提升。

粮食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引导农民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推动粮食加工业改造升级,增加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供应,由保障“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转到推动“种粮能赚钱、吃粮促健康”。

一是大力发展订单粮食。引导粮食产业向上游延伸,指导粮食收储、饲料加工等企业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进行合作,建立优质粮源生产基地,发展优质粮源订单生产、优质优价收购,运用价格杠杆倒逼新型粮食经营主体选择优质品种种植,走品种-品质-品牌之路,扩大绿色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今年力争产粮县建立10万亩以上、产粮区建立5万亩以上的优质粮源生产基地,以订单保优质粮源,实现优质粮源订单生产、优价收购。

二是完善产后服务体系。依托粮库先进设施,重点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代储存、代烘干、代质检、代加工、代销售“五代”服务,增强粮食保鲜储存能力,为种粮大户解决后顾之忧,提升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共有烘干项目22个,具备烘干能力5570吨/日。加快粮库更新改造,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及机械通风、环流薰蒸、粮情检测等绿色储粮技术,提高粮食储存水平。

三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积极推动国有粮食企业向收购、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方向发展,扩大“放心粮油”产量和市场覆盖面,让市民更便捷地买到优质粮食。依据“江苏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提档升级,今年创建放心粮油销售示范点30家,新上1家大型中心厨房。

四是强化粮食品牌建设。把品牌建设作为推动优质绿色粮食供给的核心和关键,全力进行突破。提升品牌数量和质量,鼓励扶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自主品牌、注册商标品牌;加强名优产品评选、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注册和著名商标保护等工作,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产品品牌。充分发挥“连天下”区域品牌效应,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各级名牌产品、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著名商标等,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地域、产业特色的粮油名牌产品。今年争创1-2家省级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3个。(连云港市粮食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