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江苏永友粮油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在香港的子公司,获得了新加坡华侨银行、星展银行4500万美元授信,为其开展“全球购”提供了有力支撑。创立于2008年的永友集团“人缘”似乎特别好,不仅先后获得芬兰合作银行等多家国外银行的授信,其战略伙伴还都是中粮集团、益海粮油、海天酱油、李锦记等国内知名央企、名企。
“来江苏做粮油生意,如果没有找永友,那这家企业总归还不够牛。”作为江苏贸易采购量最大的粮油民营企业,这是业内人士对永友集团市场地位的评价。近年来,永友集团应税销售连年保持30%的增幅,今年预计可超35亿元;在中国粮食商业协会的20多家理事单位中,永友集团是江苏地区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其采购区域已拓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与地区。
永友集团获得“好人缘”,与企业遵循的“永友法则”离不开。1990年,从粮校毕业的胡永新先后在粮库、饲料厂、面粉厂负责大宗采购。看好这一市场,他于2004年在宜城创办了永友集团的前身——市佳友粮油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南方一客户需储备一批国产小麦。接到订单,胡永新拍了拍账,大约有20多万元的利润。这对一家初创企业而言,是笔不小的收入。但当时国际市场进口小麦价格正逢低谷,胡永新私下算了笔账:如果这家企业全采购进口小麦,可以多赚100多万元,但这意味着他要放弃即将到手的丰厚利润。“不能为了自己赚钱,就不顾对方的利益。”最终胡永新与这笔20万元擦肩而过,却主动帮对方联系国外粮商,用真挚彻底折服了对方,成就了双方的稳固合作。2012年,国际粮油市场变幻莫测。胡永新的老客户益海粮油要采购一批小麦。口头询价两周后,对方才来提货。彼时的粮价已大幅上涨,对方采购代表主动重新询价。但胡永新却挥挥手说:“咱们不是已经说好价格了吗?”胡永新说,这些“损失”都是永友最好的信用资源,也是其获得市场“好人缘”的基础。如今,永友集团已成为中粮集团、海天酱油、益海粮油等知名企业最大的小麦供应商。益海粮油甚至与其达成默契:当天询价后,第二天早上9点前款项就到账。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想要迅猛发展,光靠诚信还远远不够。看似大大咧咧的胡永新实则心细如发。永友集团创立之初,大部分粮商只是根据客户需求组织粮源,按时送达。但胡永新却寻思着要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他曾先后在粮库、饲料厂、面粉厂负责大宗采购,从田间地头的种植信息到农民经纪人的收购情况,再到国际大宗粮品市场的价格走向,他全部“门清”。靠着这个优势,永友集团的服务逐渐前置。在市场波动前,永友集团会主动给客户科学的采购建议,或根据最新的市场动态,提供最合适的粮源。前几年,南方的麦用粉厂家普遍采购进口小麦。但胡永新发现,江苏地区种植的9023强筋麦,品质超过进口小麦,价格却更实惠,且货源丰富。不怕“多事”的他积极推荐,不仅让客户节省了大笔原料费用,更让江苏的优质小麦美名远扬。强大的收储能力加上精准的市场判断,逐渐奠定了永友集团不可撼动的行业地位。很多合作伙伴都愿意与其主动分享自己的市场信息与行情分析,让永友集团始终走在信息的最前沿。
为了稳固“好人缘”,永友集团还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业务规模越来越大,胡永新渐渐感受到了市场的掣肘与发展的“天花板”。经大量市场考察,胡永新决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2011年至2013年间,他沿长江考察了近三年,并最终在如皋投资9亿元,启动打造集港口物流、高端油脂及杂粮深加工、仓储等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建设推进顺利,已完成投入量5亿元,年中转量达500万吨的码头即将全面开工,45万吨存储量的仓储建设已完成一半,日处理能力超600吨非转基因高端粮油生产线顺利投产,为永友集团推出“田雀”品牌高端油脂及杂粮系列,在更深层次延续与强企的“情缘”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 (转自《宜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