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抓粮食安全保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托市收购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企业增效。利用电视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最低价收购政策,设立粮食收购政策咨询和收购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启动托市收购。在收购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和收购纪律。积极为售粮农民提供优质服务,把服务农民卖粮作为粮食部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让农户卖出舒心粮、放心粮、暖心粮。积极构建和完善放心粮油、应急保供、军粮供应为一体的粮食供给模式,规范轮换县级储备粮,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基地5个;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粮农经济合作组织2家;全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7.50万吨,粮食销售6.50万吨。确保全县粮食调控有力,供应及时、储存安全。
二是重抓粮安工程建设。扎实做好粮库智能化升级,积极打造智慧粮库,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传感、识别、物联网、信号传输、视频、GIS、控制、计算机等技术及设备,与现有的储粮设施、设备、技术相集成,以数字化信息的形态反应粮库的购销、储藏、管理等业务流程,并运用信息技术最终实现粮库作业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不断提升粮食仓储设施智能化的能力和水平。2016年将投入575万元,完成县中心粮库和江苏灌河香米业有限公司粮库智能化升级建设并投入秋收使用。
三是重抓粮政执法监管。将原有的“响水县粮食工业办公室”和“响水县粮食职工学校”二个事业单位进行整合,成立“响水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大队”,实现粮食监督执法职能、机构、人员、经费“四落实”,常态化开展粮食市场执法检查。加强粮食收购资格许可核查,对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粮食经营单位(户)进行资格核查,进一步规范入市收购主体。加强粮食市场监管,联合市场监管、物价等部门开展夏、秋粮收购市场专项大检查,重点对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和收购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做好有诉必查,有查必果。加强粮油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按照“守土有责”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配齐局中心化验室设备、人员的基础上,增设黄圩、南河、张集3个粮油监测点,加大经费投入,配齐配强监测点人员和设备,加大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加快实现粮油质量监测体系达到“五有”标准。
四是重抓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引进粮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强化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粮油检验、粮油保管、财务会计等岗位人员培训力度, 2016年度公开招引进年轻化、技术化粮食人才20名,努力提高专业人才占比,不断提升粮食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全县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李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