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外价差及国内消费市场低迷的影响,今年前4个月,张家港全市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张家港江海粮油港务有限公司的进口量却达到34.9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半壁江山,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江海粮油何以逆势上扬?该公司总经理孙卫强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缘由:江海粮油加大码头建设力度、狠抓内部质量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从而实现了稳中有进、一枝独秀。
抓机遇,码头储罐齐扩容
来到江海粮油码头,只见船行如梭、储罐林立。从2012年开始,江海粮油对码头进行升级改造。把码头岸线拓展至830米,码头前沿水深11米以上,可同时停靠万吨级海轮4艘,最大可停靠7万吨级海轮,缓解了码头靠泊能力不足的矛盾。同时,增加罐容储量,食用油脂专用储油罐达到64个,罐容30万吨(其中保温罐12万吨),日吞吐能力2万吨,年吞吐能力300万吨。
“这几年,油脂中转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油脂装卸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孙卫强告诉记者。目前,江海粮油码头已成为全国粮油系统最大的自建、自营、自管的多功能粮油专用码头之一,担负着国家粮食、油脂专项储备等功能。
抓质量,进出环节严检验
“作为一家油脂中转企业,油脂品质管理已经上升到和计量管理同样重要的地位。”孙卫强表示。对此,江海粮油在进口油脂卸货前,一直到流出灌区的五六个环节严格取样,狠抓油脂质量管理,确保进口油脂储存安全。
在外轮靠泊卸货前,江海粮油严格按油品采样、留样规程等进行取样,将样品分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化验,并积极跟踪,对化验结果及时登记。在油脂倒罐并罐时,同样要做岸罐取样,取样完毕后贴好样品标签,并将样品送益江化验室化验,只有在油脂品质相近的情况下才可实施倒罐并罐作业。在油脂日常保管工作中,江海粮油还对油脂存放1到2个月不动罐进行岸罐取样,确保储存油脂的质量安全。
“正因为我们抓好了进口油脂的一系列质量管理环节,赢得了客户的信任,顾客满意度每年都在85分以上。”孙卫强说。
抓管理,风险管控能力稳提升
2013年12月,江海粮油散装油脂装卸、仓储、分拨的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江苏CQC的现场审核。“通过该体系的建设,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油脂中转仓储业务的流程,进一步完善了各岗位日常记录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孙卫强表示。
面对主要客户为融资商的特点,江海粮油从合同管理、印章使用、收发货等各方面细化风险控制措施。首先,完善合同模板,并根据业务需要和法规要求,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其次,严格合同审批管理,在合同谈判中尽量要求客户接受江海粮油的格式文本,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权益。同时严格执行合同,明确货权转移手续,按合同内容抓好发货审批环节,对客户提交的单证严格审核,防范业务风险的发生。
为有效控制风险,江海粮油加大稽核检查力度,企管部由专人分别负责合同、发货的审核,并另有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地稽核,每月稽核后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对查找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根据部门分工和业务流程,由企管部组织对业务部的大轮卸货数量、发货数量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抽查,真正防范和杜绝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