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粮食仓库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和根本保证。为做好这方面工作,近一阶段,江宁局对全区国有粮食企业仓库等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和思考。
一、全区仓容现状
据统计:全区现有21个粮管所和1个粮食储备库,共有粮食收储库点49个,分布在全区各街道。现有理论仓容27.75万吨,实际可用仓容18.3万吨,其中:80年代(含80年代以前)建造的16.82万吨;90年代建造的4.85万吨;2000年至今建造的高大平房仓6.08万吨。
全区现只有将军山粮食储备库和六郎库具备中心库、骨干库条件。
自2009年以来,全区已有殷巷、秣陵等9个乡镇粮管所的仓库被拆除,共拆除仓库1.39万平方米,仓容2.68万吨,均未异地重建。且今后全区还将有一些仓库被拆除,仓容将不断减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述现状表明,目前全区仓库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库点布局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仓库绝大部份分散在交通条件较差的老集镇、行政村,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需要。
2.仓储条件落后。现在仓库大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仓库矮小破旧,设施缺损,一些仓房已丧失存粮功能。
3.不符合储备粮存储准入条件。按照各级储备粮承储规定,承储储备粮的仓库容量要具有一定规模,承储点仓容量须在1.5万吨以上,仓房要具备高大平房仓,仓库设施要具有现代化保粮水平。
三、加快粮库建设势在必行
1.粮库建设是实施“粮安工程”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今年1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国家粮食局视察指导粮食工作,强调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对做好新时期的粮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李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国家粮食局从今年起实施以打造粮食物流通道,修复粮食仓储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粮安工程”,要求各地大力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省政府办公厅于(2013)13号文转发了《省粮食局关于推进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的意见》,要求在全省加快建设100个中心库,改扩建300个条件较好的骨干库,维修改造500个一线收纳库。市局也下达了今年全市粮安工程的目标计划。要求我区今年要实施六郎库、土桥库建设。因此,加快仓库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各级政府确保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
2.粮库建设是确保我区粮食安全的需要。江宁是南京新市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人均占有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粮食刚性需求量大的趋势难以逆转。而全区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要解决我区粮食保供问题,必须应用市场经济手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开展粮食外购,搞活粮食经营,运作好各级储备粮等方式来保市场、补缺口、求平衡。完好的仓库设施是发挥市场作用的必须条件,因此,加快仓库建设既是一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保民生、保经济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四、加快我区粮食仓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基于上述区情、粮情,江宁区将充分把握国家、省、市这次大力开展粮安工程,推进仓库建设的有利时机,科学谋划,扎实工作,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建设一批中心库、骨干库和收纳库,为确保全区粮食安全奠定基础。主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科学规划。根据全区粮食产销和仓库现状,按照交通方便,利于收储和保供的原则,在全区建设1个中心库(将军山粮食储备库),2个骨干库(陆郎、龙都),6个收纳库(周岗、土桥、江宁、铜井、铜山、丹阳),建设(扩建)仓库建筑面积26100㎡,仓容11.8万吨。一是按照交通便捷、运价低廉的原则。充分利用长江穿境而过,货运码头具备的条件,在六郎、江宁扩建仓库。二是按照利于粮食应急保供的原则,完善将军山粮食储备库的建设。三是按照利于收储的原则,在全区主要粮食产区的街道(周岗、土桥、铜井、铜山、丹阳)扩建骨干库、收纳库。今年拟在陆郎库扩建仓容3.3万吨,土桥库扩建仓容2.5万吨。2014-2015按计划改扩建龙都等其他6个骨干库、收纳库。这些库建成后,连同现有的将军山粮库全区将达到18万吨具有现代保粮水平的仓库规模,为确保全区粮食安全和应急保供将提供有力支撑。
2.多方筹措资金。按建仓每万吨费用850万元计算,全区建仓费用预计需要资金1亿元。拟用四个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一是向省、市争取,争取建仓补助资金;二是恳请区财政给予补助;三是由企业自筹部分资金;四是争取银行贷款建库。
3.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建设好粮食仓库是确保全区粮食安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江宁区局将按照省、市主管局的要求,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在前期和商务商贸集团做好规划、项目论证、资金筹措、仓库设计等工作的基础上,履行好部门职责,举全局之力,继续为商务商贸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做好建库项目规划、论证、申报以及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和资金扶持等服务工作,全力促进全区尽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