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苏州实施小麦价外补贴政策的第一年。苏州市、县两级粮食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地方小麦价外补贴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省局部署要求,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抢抓晴好天气,加快入库速度,做到应收尽收,边收边烘,圆满完成了今年夏粮收购工作任务,为实现农民增收、储备增量和企业增效提供了坚强保障。全市累计收购入库小麦21万吨,同比增加1.2万吨。其中,小麦价外补贴订单收购16万吨,直接促进种粮农民增收3200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立足一个“早”字,确保夏粮收购有序开展
夏粮收购的关键是抢时间。为了确保夏粮收购顺利开展,确保种粮农民丰产丰收,确保农民满意,领导放心,苏州市、县两级粮食部门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坚持粮情早摸排、仓容早准备、资金早落实、设备早检修、订单早签订,不折不扣做好夏收准备工作;密切关注收购期间天气情况,及时让企业和农户掌握气象信息,制定应急预案,抢抓6月3日—6日天气晴好收割收购黄金期,指导农户抢收、抢晒、抢粜,四天四夜不停磅,抢收入库15万吨粮,四昼夜完成了预计收购总量的70%,奠定了丰产丰收的基础。
二、突出一个“优”字,确保农民满意售粮。
实行“一站式收购服务”,主动开展上门验粮、预约收购,坚持早开门、晚打烊、中间不停磅,加班加点,不辞辛劳,努力提高收购效率,缩短农民排队等候时间,将为农服务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到位、更贴心。全部开启3566吨装机容量低温烘干设施,帮助农民处理高水分粮,做到24小时歇人不歇机。
三、做到一个“实”字,确保农民放心售粮。
继续开展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和机关人员蹲点服务工作,督促收购企业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粮食收购政策,坚持敞开收购,全力抢抓抢收,确保到场的粮食应收尽收;坚持依质论价、优质优价,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四、落实一个“安”字,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做好防汛、防火、防盗等各项工作,坚决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强化粮食质量检测,严格控制高水分、高杂质粮食入库,坚持一收就管,确保入库粮食储存安全。
粮食收购工作是粮食部门服务“三农”的大舞台,也是检验粮食系统服务水平的试金石。多年来,苏州粮食部门始终坚持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价外补贴政策,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和违反政策的行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始终坚持做到农民售粮款当场结付,从未出现打“白条”现象;始终坚持挂牌收购,依质论价,优质优价,从未出现压级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始终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积极优化服务方式,主动开展上门验粮、预约收购,缩短农民排队等候时间,坚持早开门、晚打烊、中间不停磅,随到随收,应收尽收,从未出现卖粮难问题。此外,苏州国有粮企还充分发挥低温烘干等技术优势和设施优势,全天候帮助农民处理高水分粮,为不断推进粮食规模种植和“家庭农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精心做好两季粮食收购工作,已经成为苏州粮食部门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赞许、信任和支持!
2013年全市夏粮收购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是我市实施小麦价外补贴政策的第一年。全市粮食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夏粮收购工作会议精神,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抢抓晴好天气,加快入库速度,做到应收尽收,边收边烘,圆满完成了今年夏粮收购工作任务,为实现农民增收、储备增量和企业增效提供了坚强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据农林部门,今年我市小麦生产总体呈现为“一稳两增”,即:面积稳、单产增、总产增。油菜籽生产呈现为“两减一增”,即:面积减、单产增、总产减。
截止6月20日,全市累计收购入库小麦19.1万吨,占预计收购量的94%,其中价外补贴订单合同收购15.5万吨,占入库总数的81.2%;入库小麦容重80%在三等以上。入库油菜籽1.1万吨,占预计入库量的90%。全市夏粮收购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开秤较早。受今年的3、4月份气候影响,光照、积温十分有利, 5月25日起,全市各地夏粮就陆续开秤,比往年提早5-7天。
2、价格较高。今年国家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了0.1元,我市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5月22日的行业协会会议上出台了小麦收购开秤指导价为中等质量标准小麦每斤1.13元,上下浮动0.01元,高于国家托市价,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中等质量标准油菜籽每斤2.40元,上下浮动0.1元。此外,我市又首次出台了小麦价外补贴政策,订单合同内每斤小麦给予0.1元补贴,这些政策给售粮农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据物价部门数据显示,2013年本地小麦的总成本为759.73元/亩,比去年增加75.63元/亩。
3、收购集中。5月26日-6月1日,本地连续大风阴雨天气,对夏粮收购开局极为不利。6月2日-6日天气晴好,全市抢抓收割收购黄金期,指导农户抢收、抢晒、抢粜,力争丰产小麦颗粒归仓。日收购量保持在3.5万吨以上,四昼夜抢收了往年半个月的入库量。但是,粮食收购企业收购工作强度大,压力大。
4、服务更优。实行“一站式收购服务”,主动开展上门验粮、预约收购,坚持早开门、晚打烊、中间不停磅,加班加点,不辞辛劳,努力提高收购效率,缩短农民排队等候时间,将为农服务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到位、更贴心。尤其在6月2日-6日的收购高峰时段,大部分收购企业坚持收购到凌晨,个别企业24小时不间断收购,为农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5、秩序更好。各收购主体的依法收购意识大为增强,能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坚持敞开收购,按质论价,把握尺度得当,手续程序规范,服务措施有效,收购秩序良好,未发现损害农民利益和扰乱收购市场秩序的现象。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准备工作早到位。坚持粮情早摸排、仓容早准备、资金早落实、设备早检修、订单早签订,不折不扣做好夏收准备工作,密切关注收购期间天气情况,及时让企业和农户掌握气象信息。部分地区在收购前还落实了粮食收购软件操作的业务培训工作。另外考虑到今年是我市第一年启动小麦价外补贴政策,市局已于4月初就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小麦价外补贴政策收购工作的通知》,在各方面都做到了收购方案早准备。
2、反应迅速有方案。针对夏收期间即将到来的连续阴雨天气,市局于5月30日及时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夏粮入库抗灾保粮工作的紧急通知》,并于5月31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分析在田粮情粮质,统一质量标准,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做好抗灾保粮工作。在收购高峰期到来之前,全市粮食部门更是立足一个“预”字,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沉着高效迎接收购高峰,做到了忙而不乱。
3、收购举措全方位。一是注重指导服务。继续开展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和机关人员蹲点服务工作,督促收购企业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粮食收购政策。各地粮食部门成立夏粮收购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村头田间,了解粮情民需,加强指导、服务和协调。二是强化为农服务,全市各中心库、骨干库和一线收纳库总计3566吨装机容量低温烘干设施全面启动,做到24小时歇人不歇机,全天候抢烘,加快处理进度,提高处理效率。据初步统计,全市入库的小麦中有50%经过了低温烘干处理。三是严格执行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我市小麦价外补贴政策,坚持依质论价、优质优价,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四是各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做好防汛、防火、防盗等各项工作,坚决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入库粮食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坚持一收就管,确保入库粮食储存安全。
4、工作措施针对强。针对收购期间的连续阴雨天气,全市全力以赴做好抗灾保粮的各项工作,一是迅速组织力量,深入田头,掌握粮情;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农户抓住晴好天气,抢收割、抢整晒、抢交售。三是全面启动烘干设施,全力帮助大农户处理高水分粮食。四是及早协调有关部门,为农户开辟整晒场地,合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加大整晒力度。五是加强对入库高水分粮的粮情检查,做好分级储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后期工作的重点是扫好尾,保好粮,同时要确保小麦价外补贴政策切实落实到位。今年是第一次实施小麦价外补贴政策,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检查、审核,并及时、足额兑付好小麦的价外补贴,要确保该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农户。
苏州市粮食局
2013年夏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汇报
苏州市粮食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和我市小麦价外补贴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有效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粮食收购环境,结合我市实际,协同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夏粮收购的监督检查。今年我市加大了政策的宣传,加强了联合执法的力度,实现了市县的有效互动,确保了夏粮收购监督检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障了收购市场的平稳有序。
一、2013年我市夏粮生产基本情况
今年,我市小麦生产总体呈现“一减二增”,即:面积减、单产增、总产增。油菜籽生产呈现“二减一增”,即面积减、单产增、总产减。具体是:(一)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为104万亩,油菜籽种植面积13.4万亩,与上年相比种植规模基本持平略减。(二)夏季粮油长势良好。受今年3、4月份气候影响,光照、积温十分有利,再加上品种调优、技术措施到位,今年小麦、油菜籽产量有所增加,小麦亩产达到347.7公斤、油菜籽174.2公斤,分别比去年增加2公斤、4.4公斤,增幅分别为0.6%、2.6%。(三)总产量麦增籽减。预计今年全市小麦总产在36.2万吨,比去年增0.04万吨,增加0.1%。油菜总产2.3万吨,比去年减0.1万吨、减少4.1%。
二、2013年我市夏粮收购市场情况
受近期小麦市场价格趋弱、面粉市场疲软、收购主体入市心态变化以及种粮农民心理预期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我市夏季粮油收购形势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是开秤较早。受今年的3、4月份气候影响,光照、积温十分有利, 5月25日起,全市各地夏粮就陆续开秤,比往年提早5-7天。
二是价格较高。今年国家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了0.1元,我市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5月22日的行业协会会议上出台了小麦收购开秤指导价为中等质量标准小麦每斤1.13元,上下浮动0.01元,高于国家托市价,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中等质量标准油菜籽每斤2.40元,上下浮动0.1元。此外,我市又首次出台了小麦价外补贴政策,订单合同内每斤小麦给予0.1元补贴,这些政策给售粮农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据物价部门数据显示,2013年本地小麦的总成本为759.73元/亩,比去年增加75.63元/亩。
三是收购集中。5月26日-6月1日,本地连续大风阴雨天气,对夏粮收购开局极为不利。6月2日-6日天气晴好,全市抢抓收割收购黄金期,指导农户抢收、抢晒、抢粜,力争丰产小麦颗粒归仓。日收购量保持在3.5万吨以上,四昼夜抢收了往年半个月的入库量。但是,粮食收购企业收购工作强度大,压力大。
四是秩序更好。各收购主体的依法收购意识大为增强,能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坚持敞开收购,按质论价,把握尺度得当,手续程序规范,服务措施有效,收购秩序良好,未发现损害农民利益和扰乱收购市场秩序的现象。
五是多元主体入市收购谨慎。加工企业受资金、仓容和面粉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今年稻米市场低迷,价格节节回落,粮食收储企业有亏损可能,入市积极性不高;养殖业因禽流感疫情发生,入市收购动力不足。
今年我市夏季粮油收购做到了“三早”:一是收购粮源早预测。据统计,全市小麦商品粮25万吨,国有粮食企业小麦收购量在20万吨左右,其中小麦价外补贴订单收购19万吨。二是收购资金早筹措,全市夏收资金需求约5.8亿元,其中已向农发行申报收购资金贷款规模3.9亿多元,商业银行贷款4900万元,单位自有资金7200多万元,向外单位借款7000多万元。三是收购仓容早安排。全市已落实仓容30万吨,基本能够满足夏季粮油收购的需要。四是收购方案早准备。一方面考虑到今年是我市第一年启动小麦价外补贴政策,市局已于4月初就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小麦价外补贴政策收购工作的通知》,另一方面面对市场风险,各地粮食企业主动与央企、外企和地方加工企业沟通,制定收购方案。截止6月20日,全市累计收购入库小麦19.1万吨,占预计收购量的94%,其中价外补贴订单合同收购15.5万吨,占入库总数的81.2%;入库小麦容重80%在三等以上。入库油菜籽1.1万吨,占预计入库量的90%。
三、我市夏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情况
根据省局2013年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和全省夏粮收购电视电话会议“三个决不允许”的工作要求,我市夏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重点突出了卖粮难、打白条、压级压价等问题,通过真抓实管,联合执法,区域协管和引导诚信经营,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粮食收购市场的稳定。
1、加强组织领导。由于今年是我市出台价外补贴政策的第一年,我市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苏州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联席会议,结合统一目光会,全面部署了夏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制定了夏粮收购联合执法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责,落实了工作措施。市局也及时下发了监督检查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联合执法的平台,增强联合执法的震慑力,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2、依法开展行政指导。针对今年夏粮收购形势,结合苏州出台的价外补贴政策,我市在夏粮收购前,胩时下发了《粮食收购行政指导告知书》,特别是对不具备仓储条件的面粉加工企业开展了行政指导,向企业法人面对面地告知了权利和义务。针对异地收购,制定了异地收购备案申请书,保障了合法主体的正常收购。
3、加大政策宣传。第一,在今年夏粮收购期间,我市广泛宣传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我市小麦价外补贴政策,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售粮环境,完善服务措施,提高为广大粮农和粮食企业服务的水平,引导其合法有序开展收购活动。第二,各收购库点做到收购价格、收购政策公示在榜,计量器具都具有法定的检定标志。收购流程实行电子化,确保各收储库点都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依质论价收购粮食,并及时支付售粮款。第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邀请行风监督员参与督查,对举报事件坚持有举必查、查必有果、果必反馈的原则严肃查处。
4、开展联合执法。今年我市继续采取了市县联动检查、部门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夏粮收购的专项检查。一是加强日常巡查。各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成立检查组,分赴收购现场和深入种粮大户田间开展监督检查。二是开展蹲点督查。市局组织年轻机关干部下基层到各县市收储库点开展“三访三促”蹲点活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收购情况以及执行政策和优质服务的情况,与种粮大户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农户对粮食收购工作的要求和建议,纠正各收储库点的违法违规行为,努力维护农民利益。三是开展市级督查。市局由局领导带头组成督查组,分赴各收购库点,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与种粮农民交流,指导收购,掌握夏粮收购的基本情况。四是加强联合执法。市局在夏粮收购高峰期,组织有关部门组成二个联合检查组,对全市13家收购企业进行了检查,重点突出了政策执行情况、补贴主体的合格性、收购资格、粮食依质论价以及粮食质量标准执行等情况的专项检查。检查组进入收购现场查阅了相关凭证,现场抽取了小麦样品,督查了小麦收购的操作流程。各市、区也相应地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协同工商、物价、公安、质监、交通、安监等部门,在夏粮收购期间组织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结果表明,我市收购市场严格执行依质论价办法,检测器具均符合检测要求,未发现异地收购不备案或无证收购的违法行为,全市夏粮收购市场井然有序。据统计,全市共检查从事收购活动的粮食收购企业110家,其中政策性委托收储企业88家,民营企业22家。共检查累计28次,出动检查人员人330次,接受举报2起,查处1起违法行为。
今年我市夏粮收购市场比较平稳,一方面是收购价格相对较高;其次是收购主体相对单一,主要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少量面粉加工企业;第三是我市出台了小麦价外补贴政策,补贴标准较高,达到了每斤补贴0.1元,再加上收购价的提高,基本达到了种粮农民的期望,也加强了国有企业与农村合作社的合作,保证了粮食不外流。针对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强等问题,今年下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队伍建设,着力全面建立执法大队,切实提升我市执法队伍能力和水平,推动苏州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