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粮食过度加工之殇,每年浪费面粉288亿斤

发布日期:2013-05-13 15:04
来源:产业发展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麦芯粉、富强粉、超级雪花粉、精制贡米、精选有机大米……如今在超市粮油专柜,包装精致、不同品名的面粉和大米令人眼花缭乱。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粮食的精细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市场需求,粮食加工企业往往将生产品相好、口感佳的面粉和大米作为“第一要务”,加工标准甚至大大超出国家标准。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以每年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测算,我国每年损失大米约400万吨,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若不加以遏制,任由精制米市场份额继续增加,大米年损耗量最高将达2000万吨,相当于约1.3亿人一年的口粮、4000万亩良田一年的产量。

鉴于此,经济导报记者对山东部分地区的粮食精加工情况进行了探访。

已成惯例

11日,烈日炎炎。还未走进齐河县华店乡姜北面粉厂的大门,机器轰鸣声便吸引了导报记者的注意。

“这种机器就是高效震动平方筛,俗称‘高方筛’,我们食用的面粉必须经过这一机器筛选才能最后分级、装袋。”姜北面粉厂厂长姜立君一边演示操作面前一部足足占据一层楼空间的大型面粉筛选机,一边告诉导报记者。

导报记者发现,经过高方筛的层层筛选,面粉最终被数条管道分别输送至机器下层不同的面粉套袋内,30粉、特一粉等由此区分开来。

据姜立君介绍,他们厂算得上齐河县规模较大的面粉厂,主要生产30粉、50粉、60粉、特一粉(即70粉)以及专门用于制作饲料的面粉等。所谓的30粉,即小麦出粉率为30%的面粉(100斤小麦出粉30斤)。出粉率越低,越是用靠近面粉粒中央部分磨出的面粉,意味着面粉质量越精细,等级自然也就越高。

谈及制作精细面粉后剩余面粉的去向,姜立君给导报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以30粉的制作工艺为例,100斤小麦可以生产30斤30粉和40斤较为粗糙的后路粉。10年前,同样的40斤后路粉可以作为食用面粉继续出售,而目前仅能作为饲料及工业粘板用料销售给相关企业。

“无论是特一粉还是30粉,我们厂目前的内控指标都远高于国家标准,这从‘灰分残留’指标便能直观地看出来。”姜立君拿着一份企业加工生产标准介绍说,灰分是指面粉充分燃烧后残留物所占的比重,灰分越低说明不可挥发的物质越少,面粉越精细。国家规定特一粉的灰分标准不超过0.7%,他们执行的标准为0.5%,更为严格。

导报记者走访齐河当地的双峰、恒瑞等大型面粉加工厂发现,其执行的面粉生产标准同样超出了国家标准,30粉等过精细面粉的产量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在这些企业看来,过度精加工已然成为当地面粉企业的惯例。

浪费惊人

在位于济南市万寿路的一家粮油经销店,导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售的50斤装特精粉(即30粉)售价88元,同规格特一粉和麦香粉的价格为82元。

“现在的消费者往往不太关注一袋面粉存在几块钱的差异,而更注重面粉的精细度,这是导致特精粉需求越来越大的原因。”常年从事粮油批发零售生意的刘世保告诉导报记者。

据刘世保透露,不仅是面粉,大米生产行业存在的过度精加工现象同样严重。一些企业出于消费者对大米外观的追求反复对大米抛光、碾磨,卖出好价钱。

他向导报记者展示了两种不同品色的大米,其中外观更细腻、经过三次抛光、三道色选的大米比一次抛光、一道色选的大米每袋贵5元钱左右。

据统计,20年前,每100斤小麦总共可以提取85斤左右可食用面粉,随着市场对精细面粉的需求不断提高,目前这一数字已降低到73斤左右。导报记者以2012年制粉行业高达1.2亿吨的产能粗略计算发现,每年我国约有288亿斤食用面粉被浪费,这一数量可以满足2亿国人一年的面粉需求。

粮油产品过度精加工带来的不仅是浪费,还伴随着一定的营养流失。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真坦言,经过层层抛光筛选的米面价格虽高,营养素却不如粗加工的。

无奈选择

“如果不设立内控指标,单纯按国家指标生产面粉,产品就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谈及面粉过度精加工,姜立君摇着头无奈地说,企业消耗大量产能生产过精加工的面粉实属无奈,因为若只生产普通面粉,基本无利可图。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麦强面弱”的格局已经持续了多年时间。在小麦价格维持高位的背景下,面粉加工企业虽苦苦支撑,仍然面临市场饱和、难以为继之痛。据他透露,目前面粉行业加工一吨小麦的利润平均不足15元,一些小型加工企业不得不减少产量,甚至被迫停产。

据了解,齐河县作为山东省面粉生产大县,面粉企业的规模已由几年前的多家大幅缩水至如今的不足10家。

加之近期受禽流感风波影响,饲料厂家纷纷减少了面粉采购,在价格竞争没有多少回旋余地的情况下,通过精加工的方式迎合市场,从而提高面粉利润,便成为面粉企业纷纷效仿的出路。

(经济导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