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搞活粮食购销 提升经营效益

发布日期:2013-04-01 08:57
来源:建湖县粮食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建湖县粮食局以改革为动力,把搞活粮食购销、提升粮食经营效益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对外积极拓展市场,对内加强粮农合作,全力搞好全年粮食购销工作。

一、重抓购销企业改革。今年他们将购销企业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改革难点主要是:第一、天时,缺乏大的气候。自2002年购销企业改革以来,遗留矛盾仍有未解决的。由于粮工和流通企业改革又严重滞后,矛盾始终未断。政府迫于稳定压力,内生重视程度可能不高;加之这次改革是粮食国有企业内部重组,政府层面又无专门意见,可能导致相关部门配合不够,形成氛围不足。第二、地利,时间紧压力大。既要有强大氛围,又要精心组织好;既要改人,又要清产;既要加快推进,又要不影响夏粮收购的准备和启动;既要动真碰硬,又要维护稳定;既要改革到位,又要提升效益;任务重,压力大。第三、人和,改革最大难点。承租人不愿改,利益受到了冲击;工人害怕改,担心二次下岗;政府犹豫改,怕出乱、怕出差错;部门担忧改,担忧整合资产被政府收走另作安排,担忧稳定难控而自寻烦恼,担忧整合后短期内出现经济下滑而承担责任。但改革是非改不可,建湖县粮食局是下决心改。一是明确目标,分步实施。以组建现代企业制度国有控股的股份制粮食(集团)公司为目标,抓大放小,多元合作,分步实施;二是明确架构,分层推进。按照“一县一企、一企多点”体制架构和省“3135”的布局架构,整合资源,盘活资产;三是明确机制,分类指导。对改革后企业的经营、分配、财务、考核、管理、风险、激励等运行机制,因企制宜,科学设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购销体制的第二轮改革。为了搞好改革,春节前后他们组织到10多个县市区学习取经,并深入到企业调研座谈,从3月9日起开始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已经结束,下一步制订改革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实施,力争5月底前改革到位。

二、力抓生产基地建设。与农业部门联手,建立绿色生产基地,推行无公害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农技部门联合,选优稻麦种植品种。根据品质、品相和市场认可度,筛选确定小麦、水稻主打品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行统一供种、全县统一供种率力争达70%以上;与粮农组织联营,实行订单收购,价格到位、服务到位,掌握粮源主动权。实施互利共赢新培植发展“龙头企业十粮农合作社十农户”一体化粮农合作组织,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粮食银行”和放心粮油店,形成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原粮优质化、收购定单化。把粮食经纪人和车船业主组织和管理起来,建立粮食经纪人档案,使其收购专业化,行为规范化,建立起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把粮食购销做大、企业做强。

三、狠抓合作扩展市场。效益是粮食购销的生命。近年来,由于品种、质量、粮源、市场、政策、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交织影响,粮食购销企业的效益出现滑坡,少数企业倒挂严重。如何跳出“不收必死,收了作死”和“收的越多,亏的越多”的怪圈,是摆在粮食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期盼托市还是个迷,等待价扬还是个梦,有效的办法还是靠自己;但是靠自己实力又不足、市场又有限、能力又不够,稳妥的办法就是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建湖县粮食局采用挂大靠强,与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大型粮食集团公司的资产重组洽谈,从粮食购销、加工、经营等进行全面合作,吸引多元资金投入,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扩大全县粮食经济综合效益;主动与央企、省企、外企和大型民企敲门对接,争取联营合作、联姻经营。同时抓住粮食销区,尤其是苏南增加地方储备的有利时机,以诚为本、信之道争取合作。以代购代储、代购代销、联手经营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收购资金,多途径增加销售网络,力争全年与央企、省企、外企、大型民企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占全年购销总量的75%以上。

   四、强抓收购以变应变。面临今年粮食收购的新形势、新问题、新特点,建湖县粮食局既冷静接受,更积极应对,坚定信心,精心组织,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实行内购与外购相结合,主渠道与多渠道相结合,多抓粮源,提升购量,做到五把握:即把握走势,立足两手,敞开收购。做好托市与自营的两手准备,两套预案,估足困难,正确决策;把握质量,提高效益,理性收购。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在抓好质量的前提下,多收粮,收好粮;把握好总量与效益的关系,不盲目跟风,不搞抬价抢购,做到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把握市场,挂大靠强,诚信收购以销定购,联营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把握粮源,抓牢基地,联合收购。把握好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主动与种粮大户联合,与粮食经纪人联手,与有收购资格的粮商联营,与农业合作组织敲门合作,掌控粮源,实现双赢;把握大局,密切协作,有序收购。全县各收购库点树立大局观念,不因小损大。县粮食购销总公司整合购销资源,抓大订单,订大合同,挂大企业,靠大客户,规避经营风险,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整体业绩。(罗汉前)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