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小幅下跌,东北整体上涨,华北保持弱势。国内玉米期货在空头回补带动下反弹。
一、国内外行情回顾
本周CBOT玉米有所反弹,旧作出现下跌,而新作表现偏强。旧作因出口偏差和小麦替代担忧,价格走弱,与豆类的近弱远强一致。本周美国玉米出口依然较差,国内养殖和乙醇加工都处于较低水平。近期,美国大平原降水较好,墒情展望不错。近期小麦领涨谷物,因旧作小麦价格低于玉米,在饲用上用途广,且出现乙醇方面对玉米的替代。从历史规律上看,在消费没有大的起色下,低库存的美国玉米面临新季大幅增加供应的前景,价格很难有大的向上空间,或许短期震荡等待新一轮调整。
国内期货方面,近两周在空头回补的带动下期货价格反弹,其中九月对五月升水拉大。现货方面临储的大力收储,使投资者预期后市供应量存在缺口,另外有一些现货商希望利用期货来抄底建库存。5月合约上以减仓反弹为主,因对现货升水多而反弹幅度有限。1月合约持续下跌,中粮系利用进口优势一直在做内外套。
二、玉米现货价格
本周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企稳,现货底部大体验证。其中,东北产区有所反弹,北方港口小幅下跌,华北产区玉米有所回落,南方销区大体稳定。
东北产区目前主要收购主体以国储、深加工和大型贸易商为主,中小贸易商开始启动打工活动。本周临储收购量大幅增加,达到全年新高水平,主要是国家降低临储玉米收储标准以充分吸纳东北次粮,防止农民卖粮难的出现。目前高水分仍然抑制烘干能力,一些偏远地区农民卖粮仍慢。本周吉林及辽宁临储收购量大幅增加。近期深加工企业收购稳定,部分企业再次下调收购价格,因东北气温偏高,不利于高水分玉米的存放,企业无法吃掉过多的高水分玉米。吉林的深加工企业目前仍以黑龙江玉米为主。吉林与黑龙江产区农民卖粮较为积极,因气温偏高,不宜保管,玉米生霉有高发生趋势。黑龙江玉米卖粮难问题依然存在,因贸易收购主体偏少,而水分和不完善粒偏高,次粮价格在本周大体持稳。目前黑吉低价区好粮走港口顺价,并且能够建立起对期货近远月的贴水。辽宁及蒙东玉米质量较好,农民惜售,最近上量有所增加,而且贸易商逢低收粮意愿较强。目前根据我们与一些大型贸易企业的调查交流掌握,黑龙江整体上市进度接近70%,辽宁60%,吉林50%,蒙东55%左右,今年上市进度较去年同期慢8-10个点。
华北产区近期玉米价格本周有所企稳,主要是黑龙江潮粮停留在本地送交临储,对华北冲击减少。不过,华北玉米水分偏高,目前气温高于常年同期,不易存放,农民急售。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较为稳定,个别企业小幅上调价格以保持库存平衡。目前华北整体玉米上市量超过50%,其中河南约在70%,山东在60%,河北约在45%左右。近两周国家累计拍卖成交约200万吨小麦,下周国家将继续拍卖,暂时小麦未对饲料原料形成冲击,但对上方空间形成压制。
南方销区在近期采购较为活跃,采购量较大,显示出生猪存栏的旺盛。内陆受到铁路运费提高的影响成本增加。
港口方面,本期北方港口库存继续大幅增加,在265.2万吨,较上周增加12万吨左右。本周集港量较大,锦州港日总集港量在20000吨左右。本周,南北港口中等以上玉米顺价,吉林辽宁低价区二三等玉米发运利润好。本周北方港口发船中等,本期共走货34万吨。广东港存周五在46万吨左右,较上周减少14万吨左右。目前广东港日出货量在3.5万吨左右,采购依然较好。
消费方面,近期养殖产品继续下滑,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单头猪自繁自养利润在-50至-150元左右。禽肉及禽蛋价格随猪肉价格保持弱势,但跌势趋缓。鸡苗价格稳定,补栏积极性一般。水产品价格稳定,受到较早升温影响,今年水产养殖有提前备料的情况。有消息称国家可能会启动冻猪肉收储以托市。深加工行业整体较好,但由于持续有利润刺激开机率高水平运转,下游产品供应增大,淀粉销售转差。
三、市场分析及展望
近期现货市场整体筑底,一些好粮区域价格已经从较临储价格贴水反弹至平水或略升水,好粮下方空间有限,消费良好,适宜现货采购。但次粮卖压依然较大,中等粮交割利润较好,适宜套保操作。下半年看好消费市场,但价格未必有大的空间,受到小麦、进口玉米、进口小麦、拍卖玉米的多重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