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律法规
索  引  号 014000255/2009-00129 分        类 法律法规  
发文日期 2009-10-22
标        题 关于2008年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
文        号 苏粮检〔2009〕11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关于2008年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 "
时效

关于2008年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09-10-22 00:00
来源:江苏粮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市、县(市、区)粮食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强化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提高依法管粮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考核办法》和《江苏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考核细则〈试行〉》,我们近期组织对2008年度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分级考核。从考核情况看,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紧扣粮食安全保供和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这一中心工作,认真执行国家局和省局《2008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点》,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粮,大力开展面向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全省粮食市场稳定和价格稳定,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我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经验做法在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作了典型介绍。经综合考核,省局和镇江市粮食局、泰兴市粮食局、海安县粮食局被国家粮食局评定为2008年度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南京等5个市级粮食局和南京江宁区等13个县级粮食局,被评定为2008年度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具体名单见附件)。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强化基础建设,县级监督检查机构建立率达100%
2008年是全省县级监督检查机构建设攻坚克难之年。针对全省仍有少部分县级监督检查机构尚未建立的实际,在年初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会议上,省局明确提出2008年实现全省县级监督检查机构建立率必须达到100%的目标,通过上级推动、实行考评一票否决制、通报批评和有关县主动努力,截至2008年12月底统计,全省最后一批10个县级粮食局经当地编办批准设立了监督检查机构。至此,全省省、市、县三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机构全部建立,超前完成了国家粮食局有关监督检查机构建设的序时要求。在县级机构建立中,有关市粮食局做了大量的工作。无锡、淮安市粮食局主要领导亲自与未成立机构的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协调。南京市在帮助县级粮食局建立机构的同时,还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积极争取市编委等相关部门支持,成立了编制达7人的 “南京市粮食行政执法支队”。泰州市粮食局狠抓监督检查专职人员充实工作,2008年新调配监督检查人员4人。继无锡市及所辖县(市、区)后,泰州和徐州市部分县配备了粮食流通行政执法车辆,发挥了宣传依法管粮和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2008年,省局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查找的问题,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印发了《江苏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办法(试行)》、《江苏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考标准(试行)》的通知,修改完善了有关制度,推广了镇江市实行联席会议联络员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监督检查工作的制度体系。
二、加强监督检查,有力维护全省粮食流通秩序
2008年,各地认真贯彻省局提出的“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一手抓宏观调控,一手抓市场监管”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粮食流通各类监督检查。全年省局部署安排粮食流通专项检查活动共计14项,各地对这些专项监督检查活动都有组织按时落实,开展各项检查活动2728次。全省开展的粮食经营者落实最低最高库存量标准的督查工作,最低收购价粮食竞价销售出库专项检查工作,全省粮食库存检查和地方成品粮油充实情况的督查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全省粮食市场安全保供工作。全省开展的夏、秋粮食收购市场秩序检查,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稻谷临时存储收购的检查,有力地推进了国家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实,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
三、突出质量监督,努力创建粮食安全消费环境
各地认真组织粮食质检机构对全省收获的稻谷和小麦进行质量与原粮卫生检测;加强各级储备粮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的质量检查;建立储粮药剂使用备案制度,规范储粮药剂使用;加强粮食库存环节的监管,确保库存粮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认真完成上级交办和投诉举报粮食质量案件查处工作,配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市场粮油质量巡查,“放心粮油”质量抽查,保障了全省人民群众吃粮安全。南京市粮食局组织粮油质量检测所,主动开展粮食质量督查活动,每月确立一个重点、出一份粮油质量品质测报,掌握了粮油质量监管的主动权。泰州等市粮食流通管理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当地粮食、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对粮油市场开展“七查、七看”检查活动。无锡、镇江等市还会同教育、工商部门对全市开展学校餐用粮油质量检查活动。无锡市、泰兴市在全省粮食行业率先实施粮油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各地结合市场实际,组织了对粮油食品、复制品的专项检查,依法对个别无粮油经营资质和违规经营的企业进行了查处,提高了粮油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保障人民群众吃上健康放心的粮油。
四、实施行政处罚,营造依法经营的社会环境
2008年,各地按照省局提出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截止12月底统计,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665家购销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了行政处罚,其中暂停和取消粮食收购资格14例、警告99例、责令整改333 例、移交其他部门170例、罚款49例、罚款金额12.5万元,协助其他部门没收非法经营的粮食1030吨。根据国务院行政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全省绝大部分市、县行政处罚工作已经起步。南京市根据群众举报,及时查处了一起粮食污染案件;海安县开出了罚款5万元全省最大的一笔罚单;楚州区深入查处“地下粮库”。各地通过不断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维护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营造了公平竞争和依法经营的良好环境。
五、创新监管方式,建设诚信经营的社会氛围
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新途径、新方式。省局在全省推行分级监管实施办法,启动全省粮食流通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坚持查处与预防相结合,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无锡市粮食局开展说理式执法,创新执法方式。徐州、泰州市在全省率先研发“粮食流通政务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对监管对象进行科学、动态、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并对辖区粮食局监管工作进行动态督查和指导,提高了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扬州市粮食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扬州市粮食收购工作规范》,从收购准备、检验、验斤等八个方面对粮食收购者的收购行为进行规范,提升粮食收购服务水平,维护售粮群众的合法利益。
2008年,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保障机制全面建立,监督检查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力度明显增强,粮油质量监管全面覆盖,涉粮企业诚实守信意识进一步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执法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市、县粮食局监督检查机构实行的加挂牌子方式,不能专司监督检查工作;监督检查人员较少,且兼职较多,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部分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经费不落实、器材不足,直接影响了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监督检查人员业务水平欠缺,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亟待提高;还有一些地方对粮食行政执法重视不够,出现“缺位”,行政处罚力度不大。
2009年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粮食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扎实做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涉粮案件,推进粮食流通经营者信用体系建设,迎难而上,真抓实查,倡导诚信,为推动全省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附件:2008年度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八日
 
 
 
 
 
主题词:监督  检查  考核  通报
  抄送:国家粮食局监督检查司
 
2008年度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
 
(一)市级先进单位(5个)
南京市粮食局
无锡市粮食局
泰州市粮食局
盐城市粮食局
连云港市粮食局
(二)县级先进单位(13个)
江宁区粮食局
江阴市粮食局
太仓市粮食局
溧阳市粮食局
新沂市粮食局
如东县粮食局
宝应县粮食局
灌云县粮食局
大丰市粮食局
淮阴区粮食局
句容市粮食局
海陵区粮食局
沭阳县粮食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