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吴江市粮食局认真总结和谋划新农村建设工作

发布日期:2007-01-11 00:00
来源:吴江市粮食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06年吴江市粮食局以两季粮油收购为重点,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生活、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全力参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1、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局党委中心组和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进行学习传达和讨论,统一和提高全体机关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强调既要做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又要做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要结合行业特点、部门实际、本人工作,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生活、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全力参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积极发挥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组织粮食收购,满足农民的售粮要求,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现象。2006年全市收购入库粮油近8000万公斤,其中:小麦2965万公斤,油菜籽1000万公斤,秋粮预计4000万公斤。同时,积极开展“零距离”收购服务和“农民满意收购企业”争创活动,大力开展下乡收购、预约收购等,方便农民卖粮。各粮油公司还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售粮软硬件环境,为农户提供整晒场所、茶水、休息室等,降低农民售粮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服务水平。
    3、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认真抓好“订单粮食”,在年初就下发文件,各基层粮油有限公司走村访户与农户签订订单,与种粮大户签订 “产销合同”,为种粮农户安排好生产计划,种植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增加优质粮食的生产提供了帮助,受到种粮农户的欢迎。全市入库“订单粮食”达1900万公斤,占本地入库粮数的75%。同时,认真贯彻和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虽然本市小麦种植不多,但市粮食购销公司和有关粮油公司还是组织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市13个收购点进行托市收购,保证了农民增产增收。
    4、依法维护种粮农民合法权益
围绕宣传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积极推进依法管粮,规范各类主体的粮食经营行为,杜绝各种坑农、害农、伤农等不法行为。一年来,在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各项监督检查30余次,检查粮食收储企业、用粮企业和粮食经销商250个(次)。并在全市16个粮食有限公司的收购现场都张帖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宣传横幅16条和发放有关宣传小册子,提高售粮农户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同时按照《条例》赋予的管理职能,本着“不越位、不缺位”的原则,依法开展粮食市场管理,对全市粮食收购企业收购资格进行了重新审核,对粮食收购企业是否明码标价、是否在醒目处公示收购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进行督查,对粮食收购企业的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检查。
    5、认真落实结对帮扶任务工作
    根据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横扇镇菀南村为本局新农村建设的挂钩联系点。接到任务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将挂钩联系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局领导班子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门研究和分工,决定由“一把手”领导亲自抓,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努力帮助结对帮扶村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后劲。帮助该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借鉴先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结合该村实际,拟订好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挂钩扶持的经济薄弱村横扇镇王焰村落实开发式扶持,扶持建设3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增强其造血功能,为该村改变经济薄弱面貌作出了贡献。
    2007年,吴江市粮食局将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大力度,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着力推进“粮食银行”活动。根据由于农民缺乏科学保粮技术和相关设备,粮食存放在家里因为霉变、虫蚀、鼠咬而造成损失和品质明显下降的实际,计划2007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方案,开展“粮食银行”活动。主要做法是将依托“放心粮油店”,把农户存放在家里的口粮收进粮食仓库,依照出率,扣除运输费、加工费、上下力费、包装袋和保管费用,折成大米存入粮食银行,一年期限内,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到“放心粮油店”随时提取。这样既可以减少粮食的浪费和损失,又能让农民吃上质量较好的粮油。
    二是加强为农技术服务,宣传推广农村储粮技术,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减少产后损失,帮助农民提高粮食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将继续做好两季粮油收购,开展争创“农民满意收购企业”活动,不断创新为农服务内容,加强为农信息服务,引导农民优化粮食生产结构。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新农村挂钩村的联系,协助横扇镇启动挂钩联系点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加大支持力度,增强该村经济发展后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