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局及省局的统一部署,我省各级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协同努力,圆满完成了2025年度新收获小麦的品质测报工作。本次测报旨在全面评估我省小麦品质状况,为粮食收储、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一、小麦品质概况
本年度我省小麦整体质量水平较好,优质品率相比去年略有提高,主要品质指标多集中于中筋小麦范畴。
二、主要品种与测报结果
本次品质测报覆盖了淮麦系列、扬麦系列、宁麦系列、徐麦系列、镇麦系列、郑麦系列、百农系列、西农系列等主要小麦品种。具体测报结果如下:
1. 降落数值(反映小麦成熟度、酶活性、是否有生芽情况):优质指标达标率(≥300秒)达85.7%。
2. 粗蛋白质含量(衡量小麦营养及加工性能):符合优质强(弱)筋小麦标准(≥14.0%或≤11.5%)的样品优质达标率为38.2%。
3. 湿面筋含量(影响小麦加工食品的品质):达到优质强(弱)筋小麦标准(≥32.0%或≤22.0%)的样品占比为43.3%。
4. 面团稳定时间(判断小麦筋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符合优质强(弱)筋小麦标准(≥7.0分钟或≤2.5分钟)的样品占53.0%。
5. 烘焙品质评分(评估强筋小麦加工成面包的外型、内部结构、口感等):评分值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80)的样品占63.1%。
三、小麦优质品种与特点
优质强筋小麦:6.9%的测报样品在降落数值、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烘焙品质评分五项指标上均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去年为5.8%),主要分布在淮安、泰州、南通、盐城等地区,品种为淮麦44、镇麦10、江麦186、西农979、农麦88、镇麦168、镇麦18、宁麦资218、镇麦12等。
优质弱筋小麦缺失:本年度尚未监测到完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的样品,主要是湿面筋含量未达标。
综上所述,2025年江苏省新收获小麦品种丰富,整体质量较好,但品质稳定性及优质达标率仍有提升空间。可因地制宜优化小麦品种选育及种植,以满足不同粮食加工企业的需求,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