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全国唯一全面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域面积占16.9%。长江横穿东西426公里,大运河纵观南北718公里。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太湖、洪泽湖,分别为全国的第三、第四大淡水湖。
稻生于水,好水才能出好米。稻与水相互滋养,孕育了江苏源远流长的稻米文化。据考证,在泗洪顺山集文化的韩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历史的人工稻作痕迹。在昆山的绰墩遗址,发掘出6000多年前的水稻田,以及配套的灌溉水沟、蓄水坑和碳化米粒。在苏州的草鞋山遗址,发现了距今5500年的水稻田和栽培水稻。
“水韵苏米”作为江苏的省域公用品牌,也正是在这样厚重的文化底色中传承并发展的。2018年正式启动品牌建设,发布了全国首个全产业链标准,连年被列为省政府十大任务百项重点工作,稻米产业在省内8个千亿级农业特色产业规划项目中列首位。“水韵苏米”还荣获了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区域品牌金奖等多个奖项。
水韵苏米、味稻天成。柔、香、糯是苏米的味道,“放心、好吃、营养”是苏米品牌建设的核心理念。我们注重发挥质量标准的引领作用,出台了江苏大米团体标准等系列制度。建立了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让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促进了江苏优质食味水稻的品种培优,提升了大米的口感和质量。
好米先要有好种。据统计,目前我省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种植面积达1200多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南粳46、南粳9108等南粳系列稻米品种广受好评。截至2021年底,入选的50家核心企业高品质苏米生产基地达220万亩,企业合计日生产能力达18250吨,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78.28亿元至2021年的157.81亿元。
目前,全省拥有“水韵苏米”十大区域品牌,苏米核心企业50家,““好吃苏米”金奖、优秀奖产品50个。“江苏精品”中,水韵苏米”有11个品牌入选。近日,“水韵苏米”首家线下旗舰店也正式开业啦。
下一步,我们还将重点加强“水韵苏米”标准化的生产体系、现代化的储加体系、系统化的营销体系、规范化的质量体系建设,持续讲好苏米故事,提升苏米品牌价值,让大家吃得更加“放心、好吃、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