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兴化市获批成为江苏省首批“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创建县。江苏楚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按照五优联动总体要求,积极彰显区域品牌特色,坚持统筹谋划、稳步推进。项目实施三年来,总计投资7140 万元,建设项目 27 个,“兴化大米”先后荣获“2018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江苏大米十大区域品牌第一名”等称号,“中国好粮油行动”在我市取得明显成效。
一、总体情况
兴化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我市在项目规划上充分发挥我市稻米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以“兴化大米”品牌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兴化粮食交易市场为依托,精心制定项目规划,确保项目内容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
一是突出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兴化粮食交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水上大米交易市场,现有沿河大米加工企业54家,年加工能力达500万吨。我市规划紧扣“水上粮食交易市场”这一特点,突出水上特色,提升市场功能,制定建设交易、检测、研发三大中心目标,为企业提供网上交易、成品粮检测、深加工科研等服务,推动市场从传统交易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
二是突出“兴化大米”品牌建设。紧密结合我市区域特点和特色农产品提档升级需要,项目规划突出以“兴化大米”品牌建设为核心,重点设计优质优价收购、品牌宣传、营销网络、品质测报、可溯源系统、成品低温库等子项目,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兴化大米”品牌建设,构建集产购储加销研于一体的“兴化好大米、中国好味道”品牌形象。
三是突出龙头企业骨干引领。高度重视项目实施中龙头企业的作用,专门成立国有性质的楚穗公司,一是加强人员调配,楚穗公司建立“好粮油”项目部,抽调市局科室和购销总公司人员,明确专人专责负责项目建设;二是实行挂图作战,项目计划公布上墙、项目进展定期交流;三是彰显国有优势,积极争取市农发行信贷资金支持和市财政、市场监管、政务中心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统筹谋划,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针对项目规划特点,我市高度重视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建设合力,推动项目建设稳步开展。
1、强化组织领导。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兴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听取项目工作汇报,市分管负责人定期开展调研和督查;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级层面建立由政府办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发改委和粮食物资储备局层面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职能科室和责任人员,确保项目实施有序进行;三是实施主体楚穗公司内部明确分工,做到事事有人做、项项有人问,确保项目实施无缝对接、不留死角、实施有序。
2、强化沟通协调。针对好粮油项目实施的特点,我市一方面在联席会议下建立市发改(粮食)、财政、政务办、戴窑镇等部门乡镇参与的定期磋商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商分析相关问题,协调解决办法;另一方面明确各方责任,对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围绕职能进行分工,有效确保配套资金及时到位、工作措施有效落实、项目实施稳步推进。
3、强化督查指导。建立项目督查机制,市发改委和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局、政务办按照资金运行、项目招投标要求,不定期组织项目调研和专题督查,规范项目运行程序,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二)密切沟通协调,项目资金规范有序。
加强与市财政、政务办等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在资金拨付、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指导,项目建设规范进行。
1、资金及时到位。一是加强与市财政局的沟通,争取省补资金第一时间下拨到楚穗公司账户;二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顺利获得市财政下达项目补助资金1152 万元;三是楚穗公司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积极自筹 1500 万专项资金用于优质优价收购,有效确保收购补贴及时到位。
2、账务规范运行。一是建立“好粮油行动”项目资金专户,所有资金一律先进专户、再行拨付使用;二是做好项目预算编制,项目资金根据项目实施计划,按相应财务制度要求分项目核算;三是严格规范项目资金拨付流程,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审批、专项支出。
3、程序严格合规。一是争取政策支持,定期向市有关部门和市分管财政、政府采购领导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二是实行政府采购,所有实施项目全部进入政府招投标笼子,按照项目招投标要求进行;三是实行一项一策,根据项目实际灵活运用直接采购、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保项目规范运行、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顺利完成宣传推介、物联网建设、公共统筹等大型项目的招标采购。
三、取得成效
坚持项目建设质量为先原则,科学分解、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建设成效初步彰显。
1、品牌形象明显确立。一是“水上交易市场”功能得到提升,项目总投资 120 万元,其中投资 1400 万元的主体大楼基本完工,即将交付使用,集物流、交易、研发、检测等于一体的现代服务型市场初见雏形;二是兴化大米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营销网络初步形成,占地208平米的“兴化大米”旗舰店顺利建成,京东、苏宁易购网上旗舰店顺利建成,南京、泰州、宁波等8个“兴化大米”品牌店投入使用。宣传活动卓有成效,“兴化大米”登上央视《乡村大世界》、走进“兴化春晚”,上海、南京大型推介活动顺利完成;三是“兴化大米质量可溯源系统”初步建成,投资260万元,完成兴化大米质量可溯源系统一期和二期项目建设,初步实现“兴化大米”质量可追溯。
2、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共投入收购补贴资金1493 万元,完成优质优价收购 7.2万吨,一是助农增收明显,带动本地稻谷价格提高9%,优麦价格提高14.5 %,直接带动基地农民增收3260万元,间接带动全市农民增收1.776亿元;二是粮食优质品率明显增加,楚穗公司积极落实优质粮食基地,先后建成优质稻谷基地19万亩。2019年全市优质稻谷达到 111 万亩,较2017年增加 21万亩,全市优质稻谷比例年均增长19%。
3、公共统筹创新开展。一是实行区域中心站制度,依托乡镇中心粮库,投入资金150万元,先后建成钓鱼、黄庄、刘陆、周庄等4个品质测报中心站,覆盖周边 26 个乡镇;二是优化测报模式,实行以区域中心站为中心的“市质检所+区域中心站+乡镇测报点”三级测报,做到有方案、有场地、有人员、有活动,聘请20名乡镇农技中心和种粮大户为信息直报员,定期提供一手粮情信息;三是强化考核管理,建立区域测报中心站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和任务,截至目前共完成各类粮情分析报告18份,有效提高了项目实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