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旧版网站 > 新闻中心 > 粮情广角

粮食企业应在推动产业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

发布日期:2019-03-11 14:51
来源:盐城市粮食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就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三农”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总抓手,也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个总目标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粮食部门是传统的涉农部门,国有粮食企业大多地处乡村,有些工作直接与农民面对面,既是党的农业农村政策传播者、推动者,也是执行者、践行者。粮食产业普遍是“接地气”的产业,对农民生产、生活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粮食企业必须始终确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主动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增强担当作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依托企业在销售市场、仓储烘干、农产品加工、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一、坚持价格引导生产,推进粮食主品种市场销售由增产转向提质导向

近年来,我国粮食的供应状况发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阶段性供大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人们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这就要求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销售中,注重突出产业带动,引导农民多种优质粮食品种,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一方面,要通过定期发布市场价格供求信息,引导农民多种优质粮。粮食购销企业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粮食品种价格涉及两个“千家万户”,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很敏感,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粮食企业虽然在小麦、稻谷、玉米等大宗品种销售方面信息多、路子广,但优粮优价已普遍形成共识。在当前粮食库存偏大,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普通品种的粮食供大于求,但优质小麦、稻谷价格依然坚挺,这就传递了一个信号,今后农民种粮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调好结构、调优品种,才能更有赚头。为此,粮食企业要通过定期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民调优品种结构,调精品种结构,调高产业结构,做到让种粮农民有钱赚、有奔头。要使消费者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促进农业供给在一个较高平台上实现平衡,提升粮食品质。

另一方面,要以“代供种”为抓手,助农调优粮食品种结构。去年,盐城市粮食局要求各收购库点开展以“代供种、代烘干、代检测、代收储、代加工、代销售”为主要内容的六代服务工作,搞好“代供种”服务既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一项惠农举措,也是农民所需、所盼。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品质优、口感好的良种即使价格高一些,现在农民也能接受,这样产出的优质粮比普通粮价格高的多。这就要求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需求下,代供种服务要根据市场销售情况,紧跟市场变化,及时发布“种业”供求信息,提高消费者偏爱的色泽好、口感佳,化肥、农药负增长,绿色环保有机的优质品种。优质主要是指品种优、环境优、种植方式优,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适性强,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由消费者来决定是否优质。要让种粮农民了解卖得好,才能种得好,知道粮食卖得好了,种就不是问题,不能一味追求高产,而应更多地体现品质,通过优质粮种植带动产业振兴,致富一方农民。

二、壮大农村经营业态,搞好烘干收储、物流集散、藏粮于技服务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粮食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企业帮助农民发展产业,要围绕“农”字搞好服务,并加以引导和带动,做到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实用可行。

一要搞活粮食烘干收储。在夏秋粮收购期间,启动粮食烘干设备,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盼,解决收购季遭受连阴雨农民整晒场地困惑。积极与农民签订烘干协议,帮助提供代烘干服务。在粮食收储方面要立足多收快收,多掌握粮源。主动与有关乡镇、村组,以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对接,签订粮食产销合同,满足农民出售余粮需求。在收储方式上,尽量与收储点在代购代储、委托收购、委托代购等方面扩大合作形式,实现双向选择的合作,力争多布点,多收购粮食。同时随行就市组织小麦、稻谷收购,选择客户组织外购外销、即购即销,拓展粮食经营总量。协调仓容、器材、资金等收购要素,创新灵活的收购服务体系,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生产主体检测手段、仓储条件、整理设备配备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帮助排忧解难、解除困扰,提升收购服务水平。

二要搞好仓储物流中转。随着国家对“粮安工程”的重视,近年来各地普遍加大了对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粮食仓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粮食收购价格市场后,国有粮食企业服务产业振兴要以粮食储备库为基础,建设集粮食收购、储存、中转、加工、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物流园,并逐步向周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等农村经营主体辐射,扩大地区影响力,使之成为引领和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发展新动能。要通过股份合作制形式吸引农民入股、参股,降低门槛,以混合经济体发展壮大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要推进“藏粮于技”服务。国有粮食企业经过多年改革已初步形成了一县一企的运行模式,建立了粮食收购、仓储管理、储备粮监管、粮油经营、资产管理等各块考核工作责任制,保留了一批技术业务骨干人才。近年来,通过参加校园和社会招聘等形式,不断补齐人才建设的短板。经过省、市、县三级组织检验员、保管员等特有工种的技能培训,以及专业技能选拔大赛,较好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建立业绩、品德、知识、技能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考核机制,初步形成了人才招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良性运行态势。这些人才在建设智慧粮库、科学保粮、安全储粮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施产业振兴战略中,国有粮食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除帮助农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外,还应在“藏粮于技”、科学储粮方面搞好精准服务,助农补齐储粮知识断层,减少农民产后损失。

三、发挥粮食加工优势,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方面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为重点,是新时期粮食企业壮大新产业、发展新业态的重要举措。

粮食系统过去有传统的购、销、调、存、加等收储管理环节,要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使产业链、价值链呈现前延后伸融合发展的态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也能发展壮大企业。要改变农村卖原粮,城市搞加工的格局,打造从田头到餐桌全程产业链条,以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绿色、营养的消费需求为宗旨,形成健康、营养、安全的中高端面粉、大米消费偏好。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注重创品牌,创特色,推动放心粮油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局部市场饱和以及结构性产能消化期,承受着价格“天花板”和成本高的“地板”双重挤压,如何疏通“原粮贵、产品贱”的死穴,解决制约农产品加工的瓶颈问题,为此,国家应从宏观政策的层面上,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产业政策上,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种自然延伸,不断加大投入,享受国家对农业基础产业政策的同等待遇。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机遇,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使其真正成为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民生产业,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产业。

各级地方财政要适当提高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贴标准,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农产品定向生产基地与发展农产品加工统一起来,一并规划,配套建设。同时还要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加工企业税负,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盈利能力,让其生产出更多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和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农产品加工产品,使加工企业真正成为当地带动农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