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律法规
索  引  号 014000255/2013-00207 分        类 法律法规 其他 其他
发文日期 2013-12-23
标        题 江苏省粮食局2012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督查通报
文        号 苏粮办〔 2013 〕 2 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江苏省粮食局2012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督查通报
时效

江苏省粮食局2012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督查通报

发布日期:2013-12-23 16:16 来源:江苏粮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处室、直属单位:

        2012年,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着力推进粮食流通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根据《省粮食局2012年度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方案》(苏粮〔2013〕3号),自加压力,创新创优,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重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粮食工作的开展。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2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组织做好夏秋粮食收购。[责任部门:调控处(省储办)、财务处、监督检查处、产业处]

         认真贯彻执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6月和10月分别召开夏粮和秋粮收购工作会议进行部署。主动与中储粮江苏分公司、省物价局等部门沟通会商,在全国率先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会同省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等外小麦收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和帮助农民处理受灾小麦。全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入库小麦185亿斤,同比增加1.9亿斤,最低收购价收购106.2亿斤;累计收购油菜籽11.2亿斤,其中临储油菜籽收购8.8亿斤。收购秋粮90.05亿斤,同比增加2.26亿斤。由于收购价格提高和商品量增加,全省农民通过售粮增收约12亿元。

        2、推进“数字粮食”工程建设。[责任部门:办公室、信息中心、产业处、财务处、监督检查处、法规处、监察室]

         召开全省“数字粮食”工程推进会,明确实施“6+1+X”计划。制定出台了《江苏省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省粮食局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信息化建设重大工程示范点”,纳入“国家粮食储运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粮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了联结市县粮食部门和重点粮食储备库的信息网络,已有84家单位完成接入。粮食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正在组织实施。初步建成省级粮食流通管理数据中心的基本数据库架构。不断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投资5万余元升级法制监督平台和监察平台。制定出台《江苏粮网内容保障工作考评暂行办法》,提升“江苏粮网”运行和管理水平。升级完善政务公开系统,与省政府实现无缝对接,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省政府评为优秀。完善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全局收发文件均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编制了《江苏省“数字粮库”工程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和《2012年数字粮库建设实施方案》,确定16家单位作为全省数字粮库拓展试点。启动地方储备粮可视化管理系统开发,完成粮食流通动态信息系统开发并试运行。目前,全省有6家“数字粮库”建成试运行,8家正在建设或调试之中。

        3、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责任部门:调控处、省储办、财务处]

        省局与南京、淮安、泰州、靖江市政府签订了共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粮食产业的合作意见,有效推动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落实。根据地方储备粮规模动态调整机制的要求,争取省政府同意,增加南京、常州、南通、镇江四市新增地方储备粮规模,同时,指导督促苏州、无锡市做好新增储备落实工作。加强储备粮食管理,严格制度,加强监管,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

        4、健全省内外产销协作机制。[责任部门:调控处(省储办)]

        按照“省局牵头、市局组织、企业运作、对口衔接”的方式,分别在淮安、泰州两市组织安排产销区的各类企业进行现场洽谈签约活动。洽谈会现场共签订购销合同(协议)量达70.2亿斤,较去年增加6.42亿斤,协议建立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64万亩。同时加强省际粮食产销衔接,组织各市县粮食局和企业代表参加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和福建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我省与黑龙江省签订了粮食购销合同、协议数量12.96亿斤,比去年增加2.16亿斤;与福建省签订粮食购销合同、协议数量13亿斤。

         5、全面完成“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五个一工程”。 [责任部门:产业处]

        “五个一工程”各项任务全部完成。全省新培育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做大做强典型13个,有21个县新组建了粮食购销(集团)公司;引进9家战略伙伴16个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基本建成15个各具特色的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建成粮油科技研发中心13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产品23个,江苏著名商标8个。粮油加工业蓬勃发展,全年粮油工业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均达到2000亿元,居全国第2位。10月份召开了全省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五个一工程”总结暨“双百工程”动员会,明确未来三年在全省粮食行业实施以“百强引领、百企升级”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工程”,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新跨越。

        6、推进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责任部门:产业处、财务处]

        制定出台了《江苏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2〕23号)和《江苏省粮食现代物流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2〕28号),规范了项目申报程序。加大仓储设施投入。在物流园区建设投入上,争取到中央预算内的物流、仓储项目共13个,支持资金6230万元;争取省财政8000万元,用于10个物流园区建设。在中心库建设投入上,给30家中心库安装了烘干机设备,全省42个烘干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在骨干库建设投入上,支持符合项目库要求的59家骨干库项目申请,2012年完成投资约1.78亿元。争取省财政资金6000万元用于骨干库建设、维修。在收纳库建设投入上,通过“财政引导,地方配套,企业投入”方式,全省共对257个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库点进行了维修,维修仓容156万吨。全省仓房维修改造投资总额2.17亿元。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应用。积极推广光伏太阳电站建设,组织全省13家粮食仓储单位向财政部申报了“2012年度第二批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总建设投资2.3亿元。

         7、推进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责任部门:法规处、财务处、产业处]

         根据全省沭阳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2012年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要点》,指导和推动各地以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为方向,以市、县粮食购销总公司或优势企业为主体,加快形成集团(总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经)发展模式,聚合内生动力,提升规模竞争力。推进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与央企、省企、民营企业从经营业务合作向资本联合转变,发展地方粮食产业。重点调研了邳州市和宝应县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情况,多次实地指导和参与泗阳县和高邮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

        8、推动粮食法制建设。[责任部门:法规处、调控处(省储办)]

        专题向省政府呈报了《加强粮食立法工作的请示》,请求修订《江苏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支持《江苏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纳入省人大五年立法计划。认真起草《江苏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文稿及相关说明材料,分别向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报送了2013-2017年粮食立法规划建议报告。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市县长分级负责制考核办法。

        9、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责任部门:监督检查处、法规处]

        精心组织实施中央储备粮委托检查工作,全省区域内粮食库存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粮食质量总体良好、储存安全,粮食库存与银行贷款对应,各项政策性补贴基本到位,得到国家联合检查的充分肯定。深入开展粮食收购秩序、粮食库存、统计数据质量、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小麦真菌毒素排查等专项检查,全省共检查各类收购主体4113个(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148起,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10、加强粮油质量监测。[责任部门:监测所]

        努力健全全省粮油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深入开展原粮收获、储存等环节的质量及卫生监测。夏收期间,积极主动组织各市开展新收获小麦赤霉病与呕吐毒素含量情况调查,为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完成了《2012江苏省小麦质量报告》。全年共检测省级储备粮(油)样品453份,其中稻谷323份,代表数量50.27万吨;小麦111份,代表数量15.85万吨;储备油19份,代表数量7.88万吨。

        11、加强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责任部门:监督检查处、监测所、财务处]

        开展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我省粮食流通监管水平,宝应县、江阴市、灌云县粮食局荣获全国示范单位。加强粮食行政执法机构、装备、检测能力和队伍建设,健全执法体系,全省有36个市、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建有专职执法队伍。组建了全省粮油库存检查专业人才库,为240名专业人才人统一建立档案。

        12、提高资金使用效能。[责任部门:财务处、产业处]

        夏秋两季前密切配合农发行、中储粮分公司等部门,及早明确收购资金供应政策。核定夏粮全省取得贷款资格的企业数为449家,农发行核定贷款额度200亿元,核定秋粮具有粮食收购贷款资格的企业有392家,核定的秋粮贷款额度为135亿元。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2012年,共争取省以上财政资金达2.7亿元,用于物流(产业)园区、中心库、骨干库和部分一线收纳库建设。申请提高了我省储备粮保管费补贴水平。与省财政厅、省地税局部门联合发文,落实储备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与省农发行联合对21家首批“全省百强诚信企业”进行授牌,帮助企业提高信用等级。

        13、实施《全省粮食行业十百千万人才发展计划》。[责任部门:人事处、办公室]

        评选表彰11名首届全省粮食行业领军人才。举办第二期新任粮食局长培训班及新加坡、美国、欧洲等境外培训,拓展干部世界眼光。首次开展粮油保管员和检验员高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658人通过了鉴定,其中粮油保管员高级工68人,粮油检验员高级工39人。组织制粉工技师培训鉴定,来自全国各大面粉公司的25名技术负责人参加了鉴定。

        14、做大做强交易市场。[责任部门:交易市场、法规处]

        加大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大力推进“数字粮库”建设和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建设。在做好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业务的同时,积极推动社会粮源进场交易。去年举办6次自营粮食竞价交易会,交易总量达3.8万吨。尝试拓展粮油经营业务,探索省际间的业务合作以及与企业间的粮油经营合作,全年自主经营粮食1.01万吨,经营额约2150万元;与其他企业联合经营粮食0.47万吨,经营额约950万元。

        15、筹建“江苏省军粮应急保障指挥中心”。[责任部门:军粮办]

        编制全省军供应急保障指挥中心大楼的建设方案并获国家粮食局批准。积极开展“全国百强军粮供应站”创建活动,全省有10家军粮供应站入选,并取得了四个“全国第一”的好成绩。深入开展创建省“十佳军粮供应站”活动。

        16、加强行业廉政建设。[责任部门:纪检组、监察室]

        推进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由省局机关向基层延伸、向国有储备粮企业延伸,通过完善基层单位特别是国有粮库监督制约新机制,实现内控机制行业全覆盖。去年,我局行政权力和国有粮库内控机制建设成效明显,被列为“全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联系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也得到了省委检查考核组的充分肯定。

        17、开展粮食流通专题调研。[责任部门:办公室、法规处、人事处、产业处、财务处、监察室]

        联合财经大学有关专家成立课题组,开展专题调研,创立江苏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四大类15项,代拟了我省粮食流通现代化实施意见,制定了监测办法,完成了研究专著。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组织实施专题调研,围绕粮食立法及实施、转型升级、数字粮库建设、人才发展计划、粮食文化建设等开展调研,形成了9篇调研报告,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

        18、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责任部门:离退休干部处]

        认真落实好离退休老干部的政治、生活两项待遇。定期组织老干部进行政治学习,通报省局工作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如期完成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的改造、建设和搬迁工作。扎实做好经常性服务保障工作。

        19、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责任部门:机关党委、人事处]

        通过专家讲座、处长讲坛等形式,深入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省“两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和粮食业务的学习。开展领导干部“三解三促”主题活动,组织25名处以上干部,分7个调研组,先后深入苏北、苏中等贫困地区的基层粮库进行驻点调研,“三解三促”工作得到省级机关工委的肯定。在局机关开展“学雷锋、做表率、争当人民满意好公仆”活动。努力营造干部创新的良好氛围。

         20、进一步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责任部门:服务中心、财务处]

         做好新办公楼内部管理工作。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定《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并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做好交易市场、质监所及集团下属公司现办公楼的产权办理和搬迁后物业管理工作,加强对中山北路101号房产、中山北路212号房产及其他零星房产的物业管理和资产租赁经营,协调解决黄泥岗公企楼部分房产产权归属及管理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督查情况看,20项重点工作基本上较好完成,实现了年初预定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勇于担当的意识还需增强。有些部门对重点工作超前思考和研究不够,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缺乏对策和措施,工作效能不高;二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有的部门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做好常规工作,视野不宽,调查研究能力不强,工作缺乏新意和亮点;三是协调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有些工作需要多个处室共同完成,承办处室牵头作用发挥不够,相关处室积极主动配合不够,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扎实做好2013年各项重点工作

         各处室、直属单位要对201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努力克服存在问题,围绕全省粮食工作会议部署,结合各自职能,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全年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推动全省粮食工作创新创优。

         要明确责任。各处室、直属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对照部署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理清思路,细化责任分解,明确工作进度。对单独承担的重点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对共同承担的重点工作,牵头处室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其他处室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要善于谋划。在推进重点工作过程中,要深入思考、仔细谋划,找准定位,把各自的工作放在全局的整体工作中通盘考虑,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站得高,看得远,多出有利于全省粮食工作的点子和办法,充分考虑工作中可能遇见的各种困难,积极寻求对策,破解工作难题,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在促进发展中增长才干。

         要敢于担当。今年我局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既是推进全省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的起步之年,也是推进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攻坚之年。各处室、直属单位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到不推诿、不退缩,对承担的各项重点工作,要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和工作进度,真正做到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确保按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省粮食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江苏省粮食局办公室  监察室

                                                            2013年2月18日

打印 关闭